新闻中心
旭飞云带你关注实时的保险行业新鲜新闻
今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党委书记、局长王俊寿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,“五大监管”是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在金融领域的生动实践,监管应遵循市场逻辑,根据机构和市场的风险属性与敞口大小,配置相应的监管资源。
“整体而言,高风险多监管,低风险少监管,无风险不监管。让市场‘无形的手’和政府‘有形的手’达到有效协同,从而构建一种激励相容,权责一致的监管体制。”王俊寿分析称。
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,要“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,全面强化机构监管、行为监管、功能监管、穿透式监管、持续监管”。自提出以来,金融领域强监管严监管信号不断释放。
“物理学上有一个熵增定律,在一个系统内,如果没有监管,有序被打破并走向混乱,甚至失控;从经济学角度讲,存在市场失灵和合成谬误的问题。金融是经营风险的行业,风险无处不在,无时不有,无孔不入。我们不能拿着锤子找钉子,必须给马带上嚼子。”在谈及监管的职责时,王俊寿如是说。
王俊寿认为,“五大监管”本身就是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在金融领域的生动实践。监管也应遵循市场逻辑,根据机构和市场的风险属性与敞口大小,配置相应的监管资源。“整体而言,高风险多监管,低风险少监管,无风险不监管。让市场‘无形的手’和政府‘有形的手’达到有效协同,从而构建一种激励相容,权责一致的监管体制。”王俊寿分析称。
关于金融监管的具体行动,王俊寿作出比喻:“我们把各类金融机构比作各种类型的车辆,而监管首先要画好交通线,包括实线、虚线、白线、黄线等,就是做好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。其次,控好信号灯。要通过逆周期的手段和工具来控制金融机构的顺周期经营与管理。同时,竖好警示牌,告诉金融机构哪里应该拐弯、上坡、下坡,哪有风险点,即给金融机构进行不定期的、多点位的风险提示,让金融机构在‘行驶’当中能够行稳致远。最后,建好服务区。要寓服务于监管当中,通过补胎充气加油修理等方式,对机构风险和隐患做到防之于未发,治之于未萌。”
“与此同时,我们一方面还要督促金融机构自身把好方向盘,为实体赋能,为社会治理服务;另一方面,希望金融机构系好安全带,只有做到自重自爱,才能实现‘不用扬鞭自奋蹄’的效果。”王俊寿进一步表示。